![]() |
售價:540 ![]() |
AMANDA也請我幫忙收集該商品資料!AMANDA最近也對這個商品很感興趣,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AMANDA推荐的東西。整理了GOOGLE上關於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搜尋前幾名排序的資料來輔助!最近有些網友在問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要去哪裡買最便宜呢? |
搜尋參考資料: 1.三民網路書店>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 … m.sanmin.com.tw/product/index/005395116Translate this page 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: rccc.cycu.edu.tw/林熙強博士得獎Translate this page 本中心出版歷史文化叢書7,《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 ...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ycurccc?ctNode=18252&...Translate this page
CYCU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Christianity, Chungli. 421 likes · 99 talking about this · 9 were here. 促進對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的學術研究 ... rccc.cycu.edu.tw/?p=845Translate this page 面。恭賀!本中心出版歷史文化叢書7:林熙強博士《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 ... https://www.most.gov.tw/most/attachments/6792f1e1-d8e5-4970-9c16-5... 43 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─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 ... |
除了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 相關商品及價格也一並整理成資料,提供給大家參考~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該商品熱烈銷售中~ 避免向隅,欲購從速~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NEIL推荐的東西。整理資訊大致有分享文、開箱文、試用文、評鑑文、推薦文、是否便宜、優缺點等資訊.因為我自己也想要了解修辭.符號.宗教格言:耶穌會士高一志《譬學》研究,所以到處尋找資訊做功課. |
詳細資料ISBN:9789866131325 規格:平裝 / 528頁 / 25K正 / 14.8 X 21 CM / 普通級/ 單色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內容簡介 本書以晚明耶穌會士高一志(ALFONSO VAGNONE, C. 1566–1640)譯寫的格言集《譬學》(1633),與英國國教牧師亨利.皮坎(HENRY PEACHAM, SR., 1547–1634)纂輯的文藝復興修辭格手冊《說苑》(THE GARDEN OF ELOQUENCE, 1593)為平行研究標的文本,而以列日學派(GROUPE µ)的《普通修辭學》(RHéTORIQUE GéNéRALE, 1971)及佩雷爾曼(CHAïM PERELMAN, 1912–1984)的《新修辭學》(TRAITé DE L’ARGUMENTATION: LA NOUVELLE RHéTORIQUE, 1958)兩本歐陸新修辭學專著為分析的準據。 高一志在《譬學.自引》中嘗論譬法十種,其論述的主軸是一則譬喻中的兩端現象──即譬喻中「已明的所取之端」與「未明的所求之端」間,「如何」能達到合胡越而成肝膽的修辭勸說效果,進一步實踐說教與證道的宗教功能。而列日學派提出普通修辭理論的本意,是欲藉現代結構語言學的分析模式,提供更為科學而具系統性的辭格分類方法。因此本書之論旨有二:其一,以皮坎《說苑》中的文藝復興修辭格分類系統,比對高氏《譬學》中各式設譬手法;其二,以列日學派提出的修辭操作模式──抑損、增添、增損、更序──分別重新檢視《譬學》與《說苑》中的語形(METAPLASMS)、語義(METASEMEMES)、語法(METATAXES)、邏輯(METALOGISMS)四種修辭格,並以佩雷爾曼所謂「論辯」(ARGUMENTATION),解讀無法歸類於列日學派修辭理論中的其餘辭格。於此架構之下,本書分為五章進行析論: 第一章 本章首先爬梳兩部標的文本與文藝復興修辭學傳統間的關連,並藉由對西方修辭學史的討論,建立本書並時性研究的歷史實證性。其次,高一志在《譬學.自引》中的論述主軸是一則譬喻中的兩端現象,而一則譬喻中的「所取之端」與「所求之端」間,「如何」能達到合胡越而成肝膽的修辭勸說效果,則成為本書申論的起點。本章最後將引導修辭問題至更為深入的結構語言及符號層面,即「為何」能以彼端代替此端。 第二章 本章以語義辭格的分析為出發點,討論上述「為何」能以彼端代替此端的修辭設譬問題。語義辭格討論的是字詞(或小於字詞的單位)與內容意義間的關聯,四種主要轉義俱屬此類。若按《譬學.自引》中所謂「由顯推隱,以所已曉,測所未曉」的設譬原則著眼,則本書欲解答的「為何」能以彼端代替此端問題,應由兩個語彙單位(LEXEME)間如何形成表達形式的轉換著手;易言之,這也是語言符號中符表(SIGNIFIANT)與符旨(SIGNIFIé)的形式與內容問題。 第三章 《譬學.自引》所析「明、隱、直、曲、單、重」六種譬法,都屬於語義辭格的探討範圍,而以重譬為界,之後的「有解、無解、對而相反、無對而疊合為一」四種譬法,除了仍依高氏所謂「兩端相類相稱」的基本法則施譬之外,已經由單純的「轉義」(TROPE)進入「句式」(SCHEMATE)的解析而成為另一個譬法討論範疇,本書也由此進入語法辭格的分析。本章由《普通修辭學》中零度及偏離的理論為始,分別析論《譬學》與《說苑》中語法辭格的四種修辭操作。 第四章 前文已析的語形、語義、語法三種辭格,乃基於語規(CODE)而成,建立在「文法↔修辭」的關係之上,而本章討論的邏輯辭格則基於符物(OBJECT)與符解(INTERPRETANT)間的聯結,建立在「修辭↔邏輯」的關係之上。《說苑》中仍有相當數量的辭格無法納入列日學派的辭格總表,而這類辭格在譬法與句式的背後,往往還涉及價值判斷──比方格言背後欲傳達的宗教意蘊。本章藉由佩氏《新修辭學》中的論辯及非形式邏輯理論,補充《普通修辭學》無法解讀的其餘辭格。 第五章 引發佩雷爾曼《新修辭學》理論的關鍵問題是「價值判斷能否通過推理加以證明」,佩氏的這則提問亦為本書關懷所繫,即宗教上的價值判斷能否藉修辭的操作而致正面的效果?譬法與句式的運用不僅只是表面的修辭現象,其背後牽涉的是在四個修辭場之外以勸服為目標的論辯。本書最後提出對列日學派普通修辭理論的檢討,也在修辭、論辯與證道三者間覓得關聯,而重新看待本書發軔的可見與不可見兩端。 |
#熱銷商品#
|
資料來源:博客來